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心遠廬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敦煌曲子詞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節錄  敦煌曲子詞欣賞 - 高國藩 )
 


 

1900年,在甘肅敦煌石窟內發現了數萬卷唐人手寫的經卷,其中夾雜有數以千百計無名民間詞家寫的詞,它震動了我國學術界。詞是一種配合音樂歌唱的新的文學形式,它最初應是從民間來的 ,自敦煌民間詞發現以後,才算從實際材料上証明了詞這一文學式樣,確是來自民間,對後世影響極大,現在幾乎沒有人懷疑它是宋詞的直接源頭。

敦煌民間詞的發現,使我們知道了它在民間的原名(雲謠集雜曲子),才知道"詞"這一文體在唐代民間稱為"曲子"。《碧雞漫志》也說過:"蓋隋以來 ,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花間集序》把文人詞稱為"詩客曲子詞",王重民先生據此定敦煌詞為"敦煌曲子詞",亦稱"敦煌曲"。       (敦煌曲子詞欣賞 - 高國藩 )

2/2011

菩薩蠻    八首之一   發願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埵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見日頭。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重叠金)。唐代蘇鶚《杜陽雜編》卷下云:"大中初 ,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遂制此曲。此曲為唐宋時模仿他國裝扮的舞隊所用之曲詞。

本詞是敦煌曲子詞中表現少女深摯之愛的發願詞的名篇,最大的特徵就是連用比喻(博喻),通過一連串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事實的描繪,表達出少女對 愛情堅貞不渝的思想感情。詞中使用了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一種超於常態的誇張,把一連串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事實框定在自然界中,以自然界的永琱變襯托出人的感情的永琱變 ,故本詞實為詞中誇張藝術的代表作。
詞堨X現的不僅是詞人個人的情懷和抱負,而且很像是妻子或情人語言的記錄,詞中既有在枕前發的山盟海誓,以誓言入詞,又有叙述情人間的約會之事,有着對時間的展望 。在五種誓言發完之後,出現了轉折詞"休即未能休",這是寫發誓少女的自我表白,意為"我說休棄吧!其實我決不能夠休棄。" 詞中用了兩個"休",一正一反,來總結誓言的比喻不可能出現。
"枕"是具有形體之物,是人們每天夜晚必須伴隨之物。在敦煌民間風俗中,它是男女愛情的象徵,經常作為信物相贈,如敦煌本《搜神記》就記有"女郎遂於後床上 ,取九子簏中開取繡花枕,價值千金,為度為信"之風俗。在吐魯番出土文書中,還見有許多以枕頭作為夫妻隨葬品的記載。說明枕與婚俗密切相關,故選擇枕前發願實出於風俗之必然 。在這一句堙A交代了地點 - 枕前,時間 - 夜晚,人物 - 發願女子及其對象,事情 - 戀愛盟誓,對內容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
縱觀全詞,其巨大藝術效果在於博喻的運用。它繼承了漢代樂府民歌博喻的優良傳統。它與漢樂府鼓吹曲辭(漢鐃歌十八首)之一的(上邪)頗為相似: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同樣用誓言表示愛情的堅貞,而且同樣采取博喻的方法。


3/2011

菩薩蠻    八首之二   叠字體

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隻隻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輕輕勻粉妝。

這首詞是敦煌曲子詞中以運用叠字著名的佳作。詞中以獨特的叠字藝術手法,描寫了山水間小女在明媚的春光堥漼漡嚜R的景色。
叠字運用在古詩中並不鮮見。運用兩字重叠的藝術手法,往往能使本來較平常普通的詩句,境界變得開濶,並且情趣橫生。叠字的運用在詩詞中是十分必要的一種藝術化手法 ,為歷代詩詞作家所重視。這首詞由於連用了十對叠字而顯得匠心獨運。在敦煌曲子詞出現以前的古詩中,也有用叠字加强詩意者,如(詩經 - 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一連用了六對叠字 ,(古詩十九首 - 青青河畔草)亦如此:"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也是一連用了六對叠字 。這兩首詩不是全首每句都用上叠字,而這首菩薩蠻與它們都不同,是在整首詞中一叠到底 ,開創了全詞通叠的先河。

上片寫景,一連用六對叠字。從雨水,鴛鴦,野花,柳樹四個方面,把春景全面地勾勒了出來,以便在多采的背景下顯現下片將出現的小女迷人的舞蹈。

下片寫人。描繪舞女的麗姿。只有四句二十個字,很精煉,一連用了四對叠詞,從四個不同的方面來寫本詞所要歌頌的舞蹈中的少女。試對比(青青河畔草)中的四句詩 ,可以發現明顯脫胎於古詩的痕迹,但是已經有所出新。古詩是描寫樓上女的靜態(盈盈樓上女),敦煌詞描寫的是江上女的動影,雙雙的舞姿,皎潔輕盈的羅衣,動中有靜 ,動靜相宜,比古詩更具有立體感。並貫穿了一個特點,即集體性,就是這詞表現的不是一個少女,而是許多少女,在春游,在舞蹈。

綜上所說,這首詞主要的成就在於十對叠字的運用。顧炎武曾經驚嘆過(青青河畔草)的連用六叠字,說"連用六叠字,亦極自然 ,,下此即無人可繼。"《日知錄》顧炎武未得見二十世紀初在莫高窟發現的敦煌石室遺書及其敦煌曲子詞,實際上連用六叠字並不是無人可繼 ,這首叠字體菩薩蠻連用十叠字,一叠到底,已經超過了(青青河畔草)。這首菩薩蠻運用叠字好就好在不是生硬的使用 ,像元代喬吉的(天淨沙)那樣"鶯鶯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懶懶,停停當當人人。"盡管通篇二十八字都用韻,却無美感和藝術魅力 ,其原因是為叠字而叠字,成了文字游戲,反倒弄巧成拙,成為陳廷焯所批評的"醜態百出"了。這首叠字體菩薩蠻却完全不同 ,十叠字一叠到底,自然貼切。復叠手法又運用得這樣豐富多彩,既典雅,又通俗,選擇得恰到好處,開創了詞史全篇運用叠字成功的範例 。叠字又加上煉字,如金柳,野花;同時,叠字又加對仗,而且通篇對仗,很工整;還有,句句是韻脚,全詞八句,每兩句仄韻轉平韻 ,也很藝術。

雖然敦煌本這首(菩薩蠻)與李白的(菩薩蠻)孰先孰後已不可考定 ,但是,除了前者上片"霏"字有個拗音,餘皆一致,無傷大雅。可見這首敦煌本叠字體(菩薩蠻)采用叠字是成功的 ,沒有妨礙平仄。所以,從格律方面來考察,不論從押韻,對仗,平仄看,這首詞的嚴謹格律都與叠字渾然一體,可謂詞藝高超。


4/2011

菩薩蠻    八首之三     清明     本編據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

清明節近千山綠,輕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騎馬郎。   羅衫香袖薄,佯醉拋鞭落。何用更回頭 ,謾添春夜愁。

這是一首描寫少男少女邂逅於風和日麗的春游中,而最後又不分手的愛情詞佳作。清明節,古敦煌民間有春游的風俗。清明節前兩天是寒食節,不但有春游,還要跳舞踏歌。踏歌 ,是唐代漢族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連手而歌,以足踏地為節奏。這種舞的特徵是連袂踏歌。男男女女都出來春游,踏歌,自然是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這首詞便是選取了清明春游男女相會的場面 ,形象地體現了這種春游擇偶的風俗。

詞的上片描寫了歡快,喜慶的春游場面。前兩句使人立刻有置身海洋的感受,被一種洋溢着的春意所包圍。"綠"字為傳神之字,是美的化身,所謂着一字而意境全出矣 。"士女"指未婚男女。《筍子 - 非相》王先謙集解引郝懿行注云:"古代士女為未嫁娶之稱。"輕盈",指士女纖柔飄然的神態。"束"指束素。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云:"腰如束素"。素指白色 ,比喻少女體態纖美,細腰猶束帛。少女們邁着款款的步子,扭着柔軟的細腰,露出欣喜的笑容,流連於青山綠水間。這等美麗的女郎,自然使易於鍾情的少年迷醉 。"九陌正花芳,少年騎馬郎",這兩句寫得極為含蓄和藝術。這少年從"九陌"中騎馬而來,也許是麗城大道,《三輔黄圖》"漢長安城中有八街九陌",也許是鄉間小路 。但不管是從城堥蚆椄O從農村來,他穿過芳香鮮花正開的原野,帶着青春氣息而來。一雙雙眼晴看着他,一朵朵的鮮花向他開放,象徵的正是一個個含笑的少女 ,正在向英俊的少年騎馬郎,傳達着愛情的心聲。上片前四句,既交待了環境,又引出了人物形象。用細膩藝術的筆觸,淡淡幾筆素描,便勾畫了一幅男女邂逅難忘的場面 ,着重於寫景,景中藏着深情。

詞的下片,從全景的描寫轉而為寫感情,運用特寫鏡頭,來寫人的心理活動。" 羅衫香袖薄"强調一個"香"字,這香氣自然是疾馬過後飄來的香氣。唐代未婚子弟均有帶香袋的習俗,韋莊曾這樣唱:"馬駿風疾玉鞭長 ,過去唯留一陣香。" 意味着這薄薄的香氣,自然引動了路邊少女那美妙的一瞬。這一眼波使少年如痴如醉,"佯醉拋鞭落",一個"佯"字,既把少年當時那種甜密 ,複雜的心理狀態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又對少女那動人的眼波從側面進行了烘托,心醉啓示了少年,以至他居然狡黠地佯裝起醉酒來,同時做了一個表示他心理活動的假動作 ,將他的馬鞭拋落下來。短短兩句,從少女心理一直寫到少年心理,言在於此而意在於彼。"拋鞭落"的目的,主要還是體現少年想用一個小動作來吸引少女注目的心理狀態 。筆鋒一轉,第三句"何用更回頭",此句描寫少年的心理更妙了,"何用",這是心理矛盾的寫照,本來不該回頭,可是禁不住那少女含情的眼波 ,還是回頭了,但是,誰知她還不看不看我?回頭又有何用?徒增煩惱。"更"字,又深一層地刻畫了心理的矛盾,想再看看她,但又不敢再看,不準備再想她 ,但是又不能不想,因此更回頭似乎也沒有用處,真是"多情反被無情惱"。"謾添春夜愁","謾",空也。此句主要强調一個"謾"字 ,這是以怨恨的口吻,道出了少男少女雙方無可奈何的懊惱心情,末句也寫出了多情的少男和少女日後無限的惆悵,預示他們將在漫長的春夜中因相思帶來無可避免的憂愁。總之,下片把千回百轉的心理描寫得十分婉轉和美妙 ,也寫得十分含蓄,它不交待二人分開的原因,是怕閑人議論?還是時辰已到而不得不分手?這一切只留給讀者去想象和體會,它只重點提示一下他們分別時的難捨難分,從而給人留下無窮回味的餘地 。這樣加强了我們對詞中少男少女遭遇的同情和愛憐,也充分體現了敦煌民間詞人藝術才能的高超。

全詞上下片總共只有四十四個字,短短八句話,便細膩而形象地描寫了一個情節和兩個人物,而且既寫出了輕鬆愉快的氣氛,又寫出了主人公淡淡的憂愁,難言的苦衷,無論是章法結構還是遣詞造句都是出色的 。從思想意義上來看,本詞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複雜的心理活動,表現了優美的意境。

至於這首詞的藝術特點,主要包括三點,第一,含蓄動人。第二,多面結合。第三,語言錘煉。這首詞用的全是淺近易懂的口語,其中既無複雜難懂的句子,也無佶屈聱牙的奇字 ,更無艱深的用典。它所以吸引人,在於詞中有一系列神來之筆。例如首句"清明節近千山綠",已將春游的時間(清明),環境(千山),景物的色彩(綠),精確地表達出來 。此外,也考究語言表達的全面,"香"表示嗅覺,"綠"表示視覺,"拋鞭"表示聽覺與動作的結合 ,色味俱全。


5/2011

菩薩蠻    八首之四     昨朝為送行人早          本篇據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

昨朝為送行人早,五更未罷金雞叫。相送過鴻梁,水聲堪斷腸。   唯念離別苦,努力登長路。住馬再搖鞭 ,為傳千萬言。

這是一首送別親人之詞,全詞意境清秀,似典雅的水彩畫,語意也較含蓄,充溢着親人的深情厚意。無論在藝術構思上和感情細膩的刻畫上,都有其獨到之處。

上片寫景。
"昨朝為送行人早",首句就點明了主題,即送別。不僅是點明了送別的時間,還點明是在回憶昨天早晨發生的事情 。回憶者可能是一位送別丈夫的少婦。"因為"行人"一詞,在唐代習俗上通常是指出征的男子,當然也可能是一般出行之人。
"五更未罷金雞叫",第二句進一步描繪首句的"早"字,是在五更天 ,即在天尚未亮的時候,選擇"五更"一詞,不僅具有中古的時代氣氛,而且也符合漢民族特有的民間風俗。打更報時在中古時代,牽動着千家萬戶 ,人們是非常熟悉的。五更是催人出征的時候。天亮前送別,是中古時特定的行旅風俗。古人習俗,趕路的人往往在天亮前動身,而天亮前送行景象特別凄清。
"相送過鴻梁","梁"古意為橋,"鴻"為大意 。此句意為妻子送丈夫經過大橋。
"水聲堪斷腸",妻子送丈夫過橋,聽到了淙淙的流水聲,引發了兩人離別難受的心情。用流水的聲音來襯托出送別雙方痛苦的心情 ,使詞情更為懇切,語意格外纏綿,別情愈加細膩。可見用水聲比喻離別之情,是特殊的藝術構思。以"水"喻情用得極好。大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所以這首詞以綿延不斷的流水聲來象徵夫婦感情之深長,是有因可循的。正由於情深聽到淙淙流淌的水聲,才會"堪(可以)斷腸"。"斷腸"是形容極度思念悲傷 ,古人習用之。

下片言情
"唯念離別苦",是點題旨。一個"唯"字,表現了妻子愛情的忠貞與深厚 ,表示妻子別無他求,唯一的就是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唯"字寫出了女子情之痴。
"努力登長路",這是妻子按捺住自己因與丈夫離別而痛苦的心情,反過來又鼓勵丈夫毅然决然地踏上漫長的征程 。"努力"兩字既是祝願又是勸勉。
"住馬再搖鞭,為傳千萬言",是描寫丈夫的感情。"住馬再搖鞭"寫出了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妻子眼中遠去的丈夫 。妻子原地不動,只寫丈夫騎在馬上踟E,思索,徘徊。二是通過丈夫一系列動作來表現他內心的感情,"住"字是第一個動作,表示他欲走又停下而要留言;"搖鞭"是第二個動作 ,也表示他欲留言又要走的矛盾狀態;"再"字是第三個動作,表示他要留言而欲走的急切,這一句細膩地寫出了他的動作特徵,是本詞的傳神之筆。通過這一系列動作來體現丈夫的心理狀態 ,歸結為一句話,"為傳千萬言"。沒有寫出,也無須寫出。這是含蓄,意在言外 ,留給讀者充分想象的餘地。
下片之言情,既寫出了夫婦之間難捨難分的離別苦情,又寫出了夫婦之間互相關懷體貼的戀情。

統觀全詞,寫得通俗而樸實,全篇均以淺近的文字寫出,無艱澀典故和華麗詞藻,體現了民間詞樸素的本色。其次,本詞主旨雖寫的是送別,但無消沉頹廢的情緒流露,也無凄凉悲慘的畫面描寫 ,在描述深厚的夫婦感情時,又體現出勸勉行人積極樂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