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學英華   詩詞書目  小說戲曲書目   其他書目   古文選讀   歷史選讀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十)    楚辭之一

楚辭命名之由來及其輯錄的經過

所謂"楚辭",便是楚人的辭賦,西漢末年,劉向輯屈原,宋玉,景差諸人的作品,附入賈誼,准南小山,東方朔,嚴忌,王褒諸人的賦,及他自己的九歎 ,為楚辭十六篇,這應該是總集之祖。只是,劉向這本總集後來亡佚了。東漢順帝時,王逸把他自己的九思和班固二序加入劉向楚辭之內,成為十七篇,加以註解,名為楚辭章句 ,算是有關楚辭傳世最古的著述。還有北宋洪興祖的楚辭補注,南宋朱熹的楚辭集註,和清代王夫之的楚辭通釋,於是楚辭便被公認為中國韻文中一種獨立的體裁。至於屈 ,宋的作品以及漢人諸擬作,何以要命名為楚辭?據宋代黄伯思(翼騷序)的解釋,頗為有理。他說:"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 ,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黃氏此文並舉出:"楚辭中所用(些,只,羌,誶,蹇,紛,侘傺),便是楚語;(悲壯頓挫,或韻或否),便是楚聲;(沅 ,湘,江,澧,修門,夏首),便是楚地;(蘭,茝,荃,藥,蕙,若,芷,蘅),便是楚物。由此可知,楚辭就是一種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學作品。楚辭也者 ,乃文人應用楚國的詞彙,音律,地方,事物,藉以抒發其感情,思想的詩歌。

楚辭產生的淵源

楚辭繼三百篇之後,產生於南方,奇文崛起,當非偶然。現在就其淵源所自,加以申述。

一) 導源於詩經
先就二南的來容來說,詩經中有二南,周南,召南,乃取南方國風之音以為樂歌,所謂南樂,便是南方的音樂。二南那些詩,大抵在西周初年,周公與召公分治,各自採集風謠以入樂章 。周公所採南方的詩,叫做周南,召公所採南方的詩,叫做召南。可見詩經雖無楚風,而實有楚詩了。再就詩經的效用來說,亦當由北方推廣及於南方的楚國。先秦時代 ,諸候聘會宴享之時,必然賦詩,歌詩,以為周旋酬酢。楚國本來後起,文化較低,北方諸侯往往以夷狄對待。到了强盛以後,與中原諸侯交際漸緊 ,聘會漸多,由於外交的需要,和文學的薰陶,於是不得不研習三百篇,而同化於諸夏了。更就'兮'字的運用來說,詩經屢見不鮮,楚辭則更為成熟。由此可知 ,楚辭也是深受詩經影響的了。

(二十一)    楚辭之二

二) 導源於南方的民歌
南方的民歌,散見於古籍的,有,劉向說苑的(子文歌),(楚人歌)和(越人歌),都有歌辭可讀。
劉向的《新序》還有一首詠吳公子掛劍的(徐人歌),故事是很著名的。歌云: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這首歌是說延陵季子北遊,路過徐國,徐君很喜歡他身上所帶的那把寶劍,季子看出徐君的心意,預備南返後才把劍送給他。豈料季子後來回到徐國,而徐君已死,於是季子只好把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 ,悼念故人。徐人感念季子的情義,才唱出這首真情流露的短歌。
此外,論語有楚狂(接輿歌),孟子有孺子(滄浪歌),那就應該更為可信了。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者殆矣。(微子)
又(滄浪歌)云: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離婁)
以上所引古代南方的詩歌,篇章雖然不多,而孕育楚辭的作用卻很大。可以這麽說,遠在屈原,宋玉之前,騷體就已逐漸形成了。

三) 導源於南方的神話 - 鬼神巫覡的迷信
每一民族初期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楚國當然沒有例外。漢書地理志和王逸楚辭章句都說:楚人信巫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由此可見,楚人迷信鬼神巫覡的情况。(男的叫做覡 ,女的叫做巫。巫,覡在迷信時代被認為是能溝通人神的媒介。)
此外,南方的陳國和吳國都迷信巫鬼。其後,吳併於越,而陳,越又先後滅於楚,因此迷信巫鬼這種風氣,楚國最為盛行,而其影響於文學作品的力量也最為强大。因為巫覡的職責是祭祀 ,而祭祀必有祈禱,祈禱必用祝辭和歌舞,所以迷信的風氣愈盛,而文學的材料也就愈多。這便是楚辭之所以能成為浪漫文學的基本原因。

四) 導源於先秦的散文
屈原的詩歌,往往長篇大論,反覆抒情,大約是受了先秦時代散文的影響。由於當時楚國的向外開拓,國境擴打大了,居於長江流域的蠻人,住在淮河流域的夷人,以及被征服的華夏諸國人民開始融合 ,於是華夏文化逐漸滲入南方,而形成楚國文化。因此,屈原受到先秦散文的影響,是可以理解的。還有,屈原的作品,充滿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嚮往於堯舜禹湯文王時代的政治,主張選賢與能 ,認為有德者必在位。這也許是因為受到孔子,孟子儒家學說的影響,亦未可料。 

(二十二)    楚辭之三   屈原

屈原生平及所處的時代背景

屈原(約公元前340 - 前278年,一說約公元前343 - 前277年),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秭歸(今湖北省秭歸縣)人,一說郢都(今湖北省江陵縣)人,是楚王同姓宗室。

屈原是戰國後期,楚國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生於戰國後期的楚國,當時正是七雄軍事,政治鬥爭最劇烈的時期。當時秦國最强,齊,楚次之。楚國的外交政策上有兩條對立路綫: 屈原,陳軫,昭睢主張聯齊抗秦,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蘭,楚懷王寵姬鄭袖欲主張親秦。親秦派的勢力遠在抗秦派之上,加上楚懷王又是一個毫無主見的庸君,因此屈原的政治生命隨着兩派勢力的消長 ,浮沉上下。屈原早年曾任楚國左徒和三閭大夫,仕途頗為得意,後來因為上官大夫靳尚進讒,被楚懷王疏遠了。其後,楚懷王更受張儀欺騙,客死於秦。頃襄王立,屈原再遭小人排斥 ,竟被放逐達十四年之之。直到秦將白起侵楚,打破郢都,攻憔}庭,逼得楚國君臣倉皇出走。屈原也從漢北逃到江南,目睹國家人民遭到浩劫,滿懷悲憤,無法排遣,終於在是年五月五日投身到今日湖南省長沙市汨羅江自殺殉國 。大約是六十二歲(或說是六十六歲),死後五十多年,公元前二二三年,楚滅於秦。 

屈原的作品

見於史記屈原列傳有(離騷,漁父,懷沙,天問,哀郢,招魂)等,不著篇數;見於漢書藝文志有二十五篇之數,却無篇名 。王逸楚辭章句,朱熹楚辭集註,列舉(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遊 ,卜居,漁父,招魂)都是屈原的作品。

離騷: 全篇二千四百九十字,為我國第一長篇抒情詩。史記屈原列傳說:"離騷者,猶離愁也。"後人多將離解作遭,騷解作愁。此篇可說是屈原的自傳。其文辭之優美 ,想像之豐富,音韻之鏗鏘,以及懷鄉愛國之情,生死別離之痛,令人目不暇給。
此篇被後人認為是屈原被懷王疏遠後,作離騷以宣洩憂憤。

九歌: 九是虛數,歌是歌曲。是楚人祭神時所演奏的一整套舞曲。九歌共十一篇,除最後一篇禮魂為送神之辭,其餘十篇,都是指天神人鬼。
東皇太一指尊貴的天神。東君指日神。雲中君指雲神(一說月神),湘君指水神,湘夫人指湘君之配偶神。大司命指主生死之神,少司命指主災祥之神,河伯指河神,山鬼指山神 ,國殤指陣亡將士的靈魂。
九歌大抵是楚國流行的巫歌,經過屈原修改補充而成。

天問: 全篇以四字句為主,提出一百七十二個疑問,凡上古傳說不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萬地之理,存亡興衰之道,吉凶善惡之報,神奇鬼神之說,舉而問之於天。太史公屈原傳贊曾提及此篇 ,後人多確信為屈原所作,

九章: 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九篇。除懷沙,哀郢見於史記屈原列傳列舉外,其餘各篇是否屈原所作,為後世爭議,猶有疑問。
這九篇之中,以哀郢最為重要。這是屈原被放逐後九年寫的。詩人叙述自己離開郢都至今日安徽省陵陽縣的情景。詩人哀痛故鄉的荒蕪,百姓的流離,和國家的危殆 ,寫來動人。

遠遊: 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是屈原的作品。此篇常常談及神仙真人,充滿道家思想。

卜居: 自己何去何從,不能確定,便用龜蓍去决疑,故曰卜居。後人多疑此篇非屈原所作。

漁父: 為寓言性的歌辭,漁父是屈原假託的一個隱者。屈原與漁父互相問答,藉隱者之言以陳己志。後人亦多疑此篇非屈原所作。

招魂: 史記屈原傳贊說:"余讀招魂,悲其志",以招魂為屈原所作。招魂是楚國古代的習俗,清代林雲銘認為招魂是屈原自招其魂,像自祭文一般,後人多從其說。      

屈原作品的主題思想

具有强烈的愛國精神:
熱愛國君,人民與鄉土。斥責小人的進讒,禍國。怨恨君主的昏瞶。

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

創作技巧:

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想像豐富,色彩鮮明,不為傳統形式所限,不為社會現實拘束。充分運用古代神話和楚國方言,來表達個人理想願望,作品中時常窺見超現實的世界 ,不但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化,而且鬼神也給披上了五彩的衣裳。

善用神話,傳說

善用比興。

善用繁複的情節
屈原的作品,有短篇也有長篇。他善於運用複雜的情節,以表達其思想,感情的變化。

善用靈活,生動的句式和韻律。
楚辭篇章繁富。詞句參差,從三言到八言,交互運用,適宜於抒寫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加上方言,俗語,雙聲,叠韻等詞彙,以及"兮"字的變化運用 ,完成了一種詩歌與散文融合的騷體。無論言情或體物,較之詩經又靈活而生動了。大量運用雙聲,叠韻或叠音的聯綿詞,如(零落,純粹,冉冉,颯颯 ,蕭蕭)等,使詞句的音調格外婉轉淒涼,增加悲哀情調的感染力。為後世的辭賦家,詩人所效法。

離騷一篇,全文長二千四百九十字,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長篇抒情詩。此篇首陳氏族,次列祖考,又次述生辰名字。中間重華陳辭一段,構思漸奇,乃至欲想叩帝閽 ,倚閶闔,求宓妃,見有娀,鸞皇以為使,鳩鴆以為媒,上下求索,多方設想;最後欲取道崑崙,經流沙,渡赤水,將去西海,忽而眷顧舊鄉,僕悲馬懷,又不能遠行,不願離開祖國 。通篇以女嬃,靈氛,巫咸三人為開闔轉折的關鍵,脈絡分明,層次整飭,善於處理繁複曲折的情節,寫成雄奇瑰麗的詩篇。  

(二十三)    楚辭之四  

宋玉及其他楚辭作家

屈原死後,楚國繼續出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辭作家。司馬遷說:"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史記屈原列傳)其言當屬可信。唐勒,景差二人作品不存,現存有作品的僅宋玉一人。

宋玉(生卒年不詳)生於屈原後,或稱是屈原弟子,曾為楚頃襄王小臣。其流傳作品,(九辯)最為可信。相傳還有招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等篇 ,都值得懷疑,而這些作品在藝術上卻有較高的成就。

(九辯)是宋玉所作自傳性的長篇抒情詩,開頭以'悲秋'引起說道: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澄,寂寥今收潦而水清,僭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覊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宋玉在這媦g了蕭瑟的秋景,寫了遠行的悽愴和送別的愁緒,寫了貧士失職的不平以及覊旅的孤獨,惆悵,這就使自己的感惰和自然景物融合為一,提高了詩歌的表情達意的作用 。千百年來不少文人學士推崇這篇作品,'悲秋'在詩歌中不斷引起人們的共鳴,所以宋玉的(九辯)對後世的辭賦發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楚辭的代表作家,應該是屈原和宋玉;至於景差,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等,不過是模仿屈,宋的作家。尤其屈原,好像是眾星環拱的北辰,成為楚辭偉大的先驅。漢代淮南王劉安敍離騷傳加以贊美說:"國風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蟬蛻穢濁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湼而不緇,推此志,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離騷兼國風,小雅之長,而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司馬遷撰屈原列傳,亦引用其說。簡括而言,楚辭是中國的奇珍瑰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1) 促進辭賦的發展
漢代辭賦家枚乘,賈誼,司馬相如,揚雄都曾受楚辭的薰陶。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也認為離騷是古賦之祖。所以楚辭實乃上承詩經之餘緒,而下開辭賦之先河。

2) 促進詩歌的發展
中國詩歌的演變,由詩經而楚辭,由楚辭而樂府,由樂府而古詩。就更詩來說,由四言而五言,由五言而七言。所以樂府和古詩,五言和七言,都受到楚辭的影響,尤其是七言古詩所受的的影響最大 。例如離騷入面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又"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於咸池兮 ,總余轡乎扶桑。"這些都是騷體常用的句式,而早期的七言詩,大多加以仿效。例如漢高祖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又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都可以仿效騷體寫成,大體是七言句式 。所以楚辭也可以說是七言古詩之濫觴。

3) 助長駢文的發展
駢文由賦演變而成,而賦起源於楚辭。駢文首重對仗,俳偶,楚辭就有很多優美的駢體句式,對偶工整,可以說是駢文的遠祖。例如九歌湘君"釆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又如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都是對偶工整的。

4) 對詞曲的影響
宋代詞人有不少作品,都曾運用楚辭句語入詞。辛棄疾曾仿天問的體裁,寫成木蘭花慢,用招魂的體裁,寫成水龍吟。其他如史達祖,周密,張炎等也都曾自楚辭取材活用。
再就戲曲而言,元代以後的劇本,取材於楚辭的,如元代吳弘道的屈原投江,明代汪道昆的高唐夢,清代尤侗的續離騷,不下十多種,因此受楚辭的影響也頗大。

詩經與楚辭的比較

1) 地域與時代
詩經是西周初到春秋中葉的北方文學總集,產生於中原的民族。
楚辭是戰國末年到西漢初年的南方文學總集,產生於楚國的民族。

2) 作者
詩經作者多不可考。
楚辭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等。

3)
詩經注重實際,多談生活,富於現實意味。
楚辭偏重想像,多談神話,富於浪漫思想。

4) 風格
詩經雖然有激昂的句語,但大部份都是温柔敦厚,委婉含蓄。一般而言,詩經的風格是簡樸,古拙,沈雄,爽朗。
楚辭雖然有含蓄的句語,但大部分都是感情熱烈,悲痛纒綿。一般而言,楚辭的風格是清麗,温雅,迂迴,細緻。

5) 句式
詩經多用四言,常有叠句;其中有三十九篇用'兮'字調。
楚辭多用五言,六言,以至七言,八言,間中有對偶,幾乎全都用'兮'字。

(二十四)    秦代文學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秦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推行了一系萬的改革措施,只是在文學上却沒有什麼成就。

呂氏春秋
呂不韋( ? - 公元前235年),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人。原為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大商人,在趙都邯鄲遇見入質於趙的秦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乃游說秦國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太子 。其後子楚繼位,是為秦莊襄王,任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秦王政幼年即位,呂不韋繼任相國,稱為仲父。門下賓客三千,家僮萬人。曾命賓客集合眾說,編著呂氏春秋。及秦王政親理政務 ,不韋免職,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省洛陽縣),不久,被遷往蜀郡,憂懼自殺。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全書二十六卷,內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為雜家代表著作。
呂覽文章的特點,是善於運用寓言故事來闡明事理,富有藝術性和說服力。例如(疑似)一篇有云:"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於其人也。舜為御,堯為左 ,禹為右,入於澤而問牧童,入於水而問漁師。奚故也。其知之審也。夫孿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識之,知之審也。"

這就是說:相似而可疑的迹象,不可不加查察。若要查察這種相似而可疑的迹象,一定要找熟悉這類事物的人。(堯,舜,禹三位賢明的帝王駕車到水澤這些地方 ,也要向牧童,漁夫請教指點,原因就是牧童,漁夫對水澤知道得很詳細,又如孿生子很相似,他們的母親能夠認識清楚,也是因為她對這雙孿生子知道得很詳細)

呂氏春秋成書於秦滅六國之前,嚴格來說,本屬戰國時代作品。因著作於秦國,故歸入秦代文學。

李斯(公元前? - 208年公元前),戰國末年楚國人,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與韓非為同學。後入秦投呂不韋門下。秦王政拜為長史,聽其言而滅六國,終任為丞相。其時,所有重大政治措施,如廢封建 ,置郡縣,統一文字與度量衡,焚詩書百家語等,均出於李斯的策劃和推行。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趙高誣為通敵謀反,腰斬於咸陽市。
李斯是秦代文學唯一的作家。他的名作(諫逐客書)作於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當時秦王要把全部由別國來的客卿驅逐出境,李斯上書秦王,申論逐客不利於秦,强調用人惟材 ,不必限於本土秦國人,很有說服力。其中云: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强)者則士勇。是以太山(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人民)以資敵國,卻賓客(外國來秦効力人士)以業(事)諸侯,使天下之士 ,退而不敢西向,裹足(止步)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借兵器給敵人)而齎(持送)盜糧(送糧食給盜賊)者也。"

李斯是屬於法家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富於文釆的縱橫家。文章鋪陳排比,凌厲奔騰,可謂上承縱橫之勢,下啓漢賦之風。至於他為秦始皇所寫的七篇刻石文,內容歌功頌德 ,形式模仿雅頌,都是四言韻文,三句一韻,對後世碑誌文有一定影響。

(二十五)    兩漢樂府民歌   之一

樂府的由來

樂府,本來是一個掌管音樂的機關;把它作為詩體的名稱,那是西漢以後的事。
遠在西周時代,政府就設有採詩之官。那些官員巡行各地,採訪民歌。再由專家整理,並配上音樂,用來歌唱。詩三百篇大部分就是這樣保存下來的。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周室衰微,採詩的制度 ,無形中斷了。到了漢代設立樂府,才恢復了這樁有意義的工作。
樂府之名,最初見於漢惠帝二年(見漢書 - 禮樂志),所謂"樂府令",就是樂府的首長。周,秦延續下來的樂官,職責只是保管一些朝會祭祀的貴族樂章,沒有什麽價值。值得後人重視的 ,就是漢武帝劉徹時代所創設的樂府官署。漢武帝除了開疆拓土,整軍經武之外,更修理文治,而文治方面最值得稱道的,便是設立"樂府"。
漢武帝派李延年為協律都尉,掌管樂府(相當於現代所謂中央音樂院),至於樂府這機構所擔負的任務,便是:

1) 搜集各地民歌,合樂歌唱。
2) 文人學士作辭,配上樂譜。
3) 吸收胡樂,翻作新聲。

以上三種任務,最重要的自然是採詩,搜集民歌。(見《漢書 - 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採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採集那些"感於哀樂 ,緣事而發"的民歌,所以"觀風俗,知薄厚",這一目的是正確和值得稱許的。
漢武帝時代的樂府是相當龐大的,人員多達八百多人,採詩地域也相當廣闊,大致包括了黃河流域廣大地區以及長江流域部分地區的民歌。(見《漢書 - 藝文志》)這樣大規模的搜集民歌,對中國文學的貢獻自然是偉大的,可惜這些民歌沒有好好保存下來,大部分都散失了。
民歌的散失和漢哀帝劉欣的'罷樂府'有很大的關係。漢哀帝不喜歡音樂,尤其不喜歡那些民歌俗樂,稱之為'鄭衛之聲'。把樂府堛澈U樂一概罷去,祇留下那些有關廟廊的雅樂。不過民歌俗樂 ,自武帝而後,經過一百多年提倡,就是罷了樂府,也不能阻止它的發展。
東漢樂府是否恢復採詩制度,未有文字記載,而政府却曾派人到各地訪聽歌謠。東漢時代既然注重觀納風謠,那麼當時的歌謠就很有可能錄存下來了。
魏晉時代,兩漢民歌繼續留傳,沈約著宋書,把它們收進樂志。這是保存樂府最古資料。
綜上所述,樂府本來是一個機關的名稱,後人把這個機關所採集的詩歌,稱之為樂府。顧亭林《日知錄》說得直截了當:"樂府是官署之名,後人乃以樂府所採之詩,名之曰樂府 。"

(二十六)    兩漢樂府民歌   之二

樂府的類別

甲) 就歌辭而區分

漢魏樂府歌辭,多散見於正史樂志及歷代詩集中,其整理成書的,當首推宋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上起陶唐,下迄五代,分成十二類:

1) 郊廟歌辭   2) 燕射歌辭   3) 鼓吹曲辭   4) 橫吹曲辭   5) 相和曲辭   6) 清商曲辭
7) 舞曲歌辭   8) 琴曲歌辭   9) 雜曲歌辭  10) 近代曲辭  11) 雜謠歌辭  12) 新樂府辭

乙) 就來源而區分

根據漢武帝時所設樂府的工作,約有三種,因而樂府詩亦可分為三類:

1)   採自民間歌謠。此類樂府詩來源廣泛,多姿多采,又可分為相和曲,清商曲及雜曲三種。
  相和曲  - 這是絲竹合奏的民歌,例如薤露,江南可採蓮等。
  清商曲  - 這種民歌所採題材,大抵是描寫社會悲劇,例如東門行,發揮頹廢思想,例如善哉行,宣洩覊旅情懷,例如飲馬長城窟,叙述民間故事 ,艷歌羅敷行,表示教訓或憂傷,例如傷歌行。
  雜曲        - 這種民歌,或敍離別悲傷之懷,或言征戰行役之苦,例如孔雀東南飛。
2)   出自文人創作的歌辭
    這類樂府詩帶有濃厚貴族色彩,曲調肅穆,雍容,頗能顯示出漢家的氣象。例如房中樂(房即祖廟),郊祀歌。
3)   吸收胡樂的歌辭。
    當時輸入外國的樂府,有鼓吹曲與橫吹曲兩種,大抵是漢人依據胡人軍樂的曲譜,而填製新辭。這種詩歌,所運用的樂器,是鐃,笳,角等,大異於傳統的琴,瑟,管 ,絃,聲調粗豪剛勁,例如戰城南,巫山高,便是典型的作品。

(二十七)    兩漢樂府民歌   之三

府的思想內容

樂府詩之富有文學價值的,並非全出自文人創作,許多乃來自文間,因為這類作品曲調清新,詞藻古樸,而且深具現實意義。

首先,就內容題材來說,當貴族文人正在鋪陳漢帝國軍威武功的時侯,平民却在那媯h恨戰爭,反對戰爭。例如(戰城南)一首。詩中暴露戰爭的罪惡非常深刻。經過一場戰爭之後 ,死屍暴露疆場,任憑烏鴉爭食。同時,老百姓就發生怨懟,戰事p了,工事做不兒,應徵服勞役的人,南北奔波,田園荒蕪,生產停頓,戰爭真是殘酷了,是一首很好的寫實詩。還有一首(十五從軍征),也是揭露戰爭帶給人民災難的。

其次,有些樂府詩是反映窮人生活的。兩漢之世,貧富懸殊,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因此,富人往往窮奢極侈,而窮人常常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鋌而走險。(東門行)描寫一個男子 ,因為無法生活,想到東門外作非法的事,因為掛念妻子,曾走回來一次,但是一看到家媯L衣無食的苦况,就不顧妻子的勸阻,憤然下決心走了。這充分表現出良民被逼上梁山的慘狀 。他如(婦病行)寫一個窮人妻死兒幼的悲悽情况,也是十分動人的。

再次,樂府中自然有許多關於男女戀愛生活的描寫。例如(上邪),是一個女子對她愛人盟誓的話,表現她對愛情的堅定不移。此外,還有一首長篇敍事詩(孔雀東南飛),此詩在《樂府詩集》題為(焦仲卿妻)。全詩三百五十三句 ,一千七百六十五字,內容膾炙人口。寫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非常真摯而深厚,只是因為受到焦母和劉兄的迫害,以致釀成生離死別的悲劇。他們不肯屈服於封建勢力,為了表現愛情的堅貞 ,甘願犧牲了性命,真足令千古同悲。此詩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情節緊湊曲折,語言樸素生動,為漢樂府民歌中傑出的作品。此篇與北朝樂府(木蘭辭),成為南方與北方民間敍事詩的兩大代表。

由此可見 漢魏樂府詩之所以成為珍貴的文學遺產。就是因為它反映了廣大平民的生活與願望,發揚了詩歌緣情感事的現實精神,這給予唐代大詩人杜甫,白居易以莫大的影響。

同時,漢魏樂府的句法,有三言的,有四言的,也有長短夾用的,而以五言為最多,這是在詩經,楚辭之後一種新的形式。其後,文人有意模仿學習,終於使五言詩創立 ,發展起來了。

(二十八)    兩漢樂府民歌   之四

府的創作技巧  與  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一) 創作技巧

1) 描繪具體形象,以表達主題思想。例如戰城南,便是具體地描繪戰場的慘狀,揭露戰爭的殘酷,來表達反戰思想。

2) 靈活運用敍事或抒情的手法,以表達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那就是說,需要敍事就敍事,需要抒情就抒情。例如(上邪)是寫女子表示自己的堅貞愛情 ,於是就用抒情的手法,作了許多生動的比喻。至於(孔雀東南飛)那篇長詩,那就敍事與抒情交互為用了。

3) 善於運用對話的形式,來刻畫人物的性格。例如(陌上桑 又名艷歌羅敷行),便是用羅敷自己的說話去拒絕使君的引誘:"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這表現出羅敷的態度十分堅決。

4) 善於運用鋪張烘 託的描寫手法。例如(陌上桑)寫羅敷的美麗云:"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繫,桂枝為籠鈎。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 這樣鋪陳盡致,色彩鮮明,很能烘託出羅敷美麗的形象。

5) 運用文字樸素而流暢。例如(東門行)云:"咄!行! 吾去為遲!" 表現得十分率真而生動。至於(江南可採蓮)的語言,就更足以反映出勞動生活的情趣了。詩云:"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二) 在思想內容方面

兩漢樂府繼承周代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更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這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例如曹操的(泰山梁甫行),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王粲的(七哀詩)等 ,無不直接受到樂府民歌的深厚影響。及至唐代,杜甫,元稹,白居易等,更是積極發揚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因此 ,兩漢樂府在我國文學史上實在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偉大的功續。

(三) 在形式(詩的體裁)方面

樂府具有優美的歌辭和樂調,感人的力量很大。許多有才華的文人都喜歡加以學習和模仿。樂府多用五言,文人模仿自然也多用五言,因此,逐漸就產生了五言詩這種嶄新的文學形式 ,古詩十九首便是從這條路徑發展起來的。五言詩的形成,詩的藝術便向前邁進了一步。

(二十九)    兩漢五言詩   之一

五言詩的起源  

五言詩發生的時代,有人主張是西漢,有人主張是東漢。主西漢的因為相信枚乘,蘇武,李陵等都曾寫過五言詩。但那些作品的真實性,前人早已懷疑,近人再深入研究,才知道枚,蘇 ,李之詩,固屬後人偽託,即使古詩十九首也大都不是西漢時代所產生的。

胡適之曾說:"一切新民學的來源都在民間"。這話很有道理。五言詩的源頭,並非來自詩經或楚辭,而是來自漢代的民間樂府。今存最早的五言民歌,有漢成帝時的童謠 ,云:
邪徑收良田,讒口害善人。桂樹華不實,黄雀巢其顛。古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
至於文人的五言詩,最早的應該是東漢班固所作的(詠史)。詩云:
三王德彌薄,惟後用肉刑。太倉今有罪,就逮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聖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 。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這是歌詠孝女緹縈救父的故事。短短一首敍事詩,可算是五言體正式成立了。雖然鍾嶸譏評這首詩質木無文,但它也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其後,張衡,秦嘉,蔡邕都曾作五言詩,而辛延年學習民歌,寫羽林郎,非常出色。原詩頗長,略引數句: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仗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爐。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不過,五言詩一直到漢末建安時代,才能大放光彩。
總括而言;西漢是五言詩的醞釀期,班固,張衡時代是五言詩的創立期,建安則是五言詩的成熟期。

五言詩的優點

五言詩比較四言詩雖然只多了一個字。但是就憑這一個字,使得音節靈活,有了迴旋的餘地,便利作者表達思想感情,不像四言詩那樣平板。鍾嶸詩品序說:「五言居文詞之要 ,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豈不以指示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耶?」這就是說:五言不多不少,在文詞埵着阨要的地位,在眾多體裁的作品中,最有深長的滋味 ,用來敍事,寫景,抒情,詠物,豈不是最為周詳而貼切麽?仲偉所謂「滋味」,大概是文字含蓄而意味深長的意思。因此 ,五言新體詩對詩歌的發展,當能發生巨大的推進作用。

樂府與五言詩的區別

樂府為五言詩之先導,然則二者有何不同?大別而言,約有三點:

(1) 樂府或為個人寫作,或為集體寫作;五言詩則純為個人寫作。
(2) 樂府偏重描寫社會狀况,五言詩則偏重抒發個人感情。
(3) 樂府須合樂,五言詩則不須合樂 - 衹是其後樂調失傳,樂府與五言詩便沒有這種嚴格的分別了。

(黎淦林   中國文學史綱要)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 ,自當修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