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每月文學作品介紹    網站主頁   文學作品主頁


本月文學作品介紹: (2011年11月)   共 2 頁   頁 1   頁 2

5) 幽默詩文  喻世詩文

了凡四訓  選   改過之法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於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生,既受屠割,復入鼎鑊,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也,珍膏羅列 ,食過即空,疏食菜羮,儘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於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怢o。

安得長者言  選   明 - 陳繼儒

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此二語其宰相臺諫之藥石乎?

乘舟而遇逆風,見揚帆者不無妬念。彼自處順,於我何關?我自處逆,於彼何與?究意思之,都是自生煩惱。天下事大率類似。

清 - 王永彬   圍爐夜話  選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分,則不敢虛驕矣;想到他日是那樣下場,則可以發憤矣。

常人突遭禍患,可決其再興,心動於警勵也;大家
(富貴大戶人家)漸及消亡 ,難期其復振,勢成於因循也。

天地無窮期,生命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貴有定數,學問則無定數,求一分便得一分。

處事有何定憑,但求此心過得去;立業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


百喩經  選   為婦貿鼻喻

昔有一人,其婦端正,唯其鼻醜。其人出外,見他婦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寧可截取其鼻著,不亦好乎?」即截他婦鼻,持來歸家,急喚其婦「汝速出來,與汝好鼻。」其婦出來,即割其鼻,尋以他鼻著婦面上,既不相著,復失其鼻,唐使其婦受大苦痛。 

唐:徒然。

從前有一個人,他的妻子容貌端正,只是鼻子難看。這人外出時,見到另一婦女生得面貌端正,鼻子也很好看。他這樣想:
我現在可以把她的鼻子割下來 ,安放到我妻子的臉上,不是很好麽。於是就割下那婦人的鼻子 ,帶回家來,急急忙忙喊他妻子:你快點出來 ,給你換個漂亮鼻子。妻子出來 ,他就把她的鼻子割下來,接着把另一只鼻子安到妻子臉上。結果新鼻子安不上去,又失去原來鼻子,白白便其妻子遭受極大的痛苦。


郁離子選   明 - 劉伯温

(郁離子是元末明初一代著名政治,軍事家劉基(伯温)所撰的一部寓言體散文故事集,通過叙事或議論方式來說理辨疑,近似莊子,給人自然和優美的感覺)

靈丘老人的養蜂術(靈丘丈人)

靈邱之丈人善養蜂,歲收蜜數百斛,蠟稱之,於是其富比封君焉。丈人卒,其子繼之,未期月,蜂有舉族去者,弗恤也。歲餘去且半,又歲餘盡去,其家遂貧。
陶朱公之齊,過而問焉,曰:"是何昔之熇熇,而今之涼涼也:"
其鄰之叟對曰:"以蜂"。
請問其故,對曰:"昔者丈人之養蜂也,園有廬,廬有守,刳木以為蜂之宮,不罅不庮。其置也疏密有行,新舊有次,坐有方,牖有鄉,五五為伍,一人司之。視其生息,調其暄寒 ,鞏其構架,時其墐發,蕃則從亡析之,寡則與之裒之,不使有二王也。去其蛛蟊,蚍蜉,彌其土蜂,蠅豹,夏不烈日,冬不凝澌,飄風吹而不搖,淋雨沃而不漬。其取蜜也,分其贏而已矣 ,不竭其力也。於是故者安,新者息,丈人不出户而收其利。今其子則不焉。園廬不葺,污穢不治,燥濕不調,啓閉無節,居處臲卼,出入障礙,而蜂不樂其居矣 。及其久也,蛅蟖同其房而不知,螻螘鑽其室而不禁,鷯鳭掠之於白日,狐狸竊之於昏夜,莫之察也,取蜜而已,又焉得不涼涼也哉?"
陶朱公曰:"噫!二三子識之,為國有民者可以鑒矣。"

(鳭,原誤作鳥。據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單行本改)

(靈丘那個地方有一位老人非常善於養蜂,每一年他都能收獲好幾百斤蜂蜜,收的蜂蠟也和蜂蜜一樣多,這樣一來,他的富有幾乎可以和一位擁有封地的列侯相等了。老人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養蜂事業 ,不滿一個月,蜜蜂就一窩一窩飛走了,可是他并沒有因為這種現象感到憂慮不安。到了一年多,逃走的蜜蜂將近一半。又過了一年多,剩餘的蜜蜂全飛走了 ,他的家從此開始敗落下來。
陶朱公(范蠡)來到齊國,路經靈丘老人的家,看到他家敗落的情况,問道:"以前熱火朝天的家,現在變得冷落凄凉,這是為甚麽呢?"
鄰居的一位老人回答說:"因為養的蜜蜂都飛走了啊。"
陶朱公進一步詢問其中的緣由。老人說:"以前,靈丘老人養蜂的時候,花園埵陰M供養蜂用的房屋,房屋有專人看管,老人用木料加工制成蜂箱,作為蜂的住處,蜂箱既沒有漏縫 ,也不會朽壞。蜂箱的放置整整齊齊,橫竪成行。蜂箱之間的距離不大不小,新舊蜂箱排列得都有一定的秩序。每個蜂箱 擺放的位置是固定的,洞口朝哪兒也有一定的方向。橫五個,竪五個蜂箱作為一組,由一個養蜂人管理。養蜂人負責觀察蜜蜂的繁殖,調節蜂箱的温度,加固蜂箱的支架,按時開關蜂箱的箱蓋,某個蜂箱堙A蜜蜂繁殖得多了就分出來做成兩窩。如果某個蜂箱堛獄e蜂少了,就幫助它們合在一起,决不讓一個蜂箱埵釣熏Y蜂王。養蜂人經常從蜂箱堶蝪ㄠ撒j蛛,螞蟻和土蜂。夏天不讓烈日曝晒蜂箱,冬天不讓蜂箱被冰雪覆蓋,大風吹而蜂箱不搖,暴雨澆而蜂箱不被淹。靈丘老人每次取蜜的時候只拿走多餘的蜂蜜,而不把蜂蜜全部取光。這樣,原來養的蜜蜂安心定居,新來的蜜蜂也願意在這兒繁殖,靈丘老人不出大門就能獲得養蜂的厚利,因此,家道也就越來越興旺。現在,他的兒子就完全不是這個樣了,園子堛漫衎峇ㄔ[修理,肮脏的垃圾不去清除,乾濕不加調節,蜂箱的開關也不定時,蜂箱搖搖晃晃,蜜蜂的進出也受到阻碍,所以,蜜蜂也就不樂意住在堶惜F。天長日久,毛毛虫和蜜蜂住在同一蜂箱堣]沒人知道,螻蛄,螞蟻鑽到蜂箱堣]沒有人去清除,白天鷦鷯鳥搶吃蜜蜂,夜晚狐狸在偷吃蜜蜂,也沒有人去察看,只知道去收蜜,這樣做的必然結果是蜜蜂逃亡,財源枯竭,家道怎麽能不衰敗呢?"
陶朱公聽了以後,頗有感觸地說:"唉!你們幾位記住這件事,治理國家,管理百姓的人可以以此為借鑒啊!")


新粵謳解心    春花秋月   凡四   之   秋

廖恩燾
(1864-1954),字鳳舒。     更多廖恩燾作品

秋呀。你唔好老自。聽我鬧一句風雨無情。做乜就到重陽。又試草木皆兵。我想當初一葉梧桐。墜落金井。暮蟬三五。重在樹上嚟鳴。雖係話窗外唧唧蛩吟。蓮漏都咁靜。但係遼天鶴唳。幾咁凄清。我閒步空階。隔牆送過鞦韆影。呢雙羅襪。濕透冷露無聲。翠袖寒侵。怕惹起相思病。歸去把珠簾放下。只見幾點疎星。可惜好夢將成。又着霜鐘敲醒。咁就孤燈如豆。坐到天明。好容易有隻鴻鴈南來。問佢音書又冇應。樓頭飛去。直入蓼花汀。虧我觸景懷人。獨自闌干凭。望斷茫茫烟水。淚眼盈盈。君呀。你荻花瑟瑟。切莫琵琶聽。怕你學佢江州司馬。遇著箇紅粉飄零。你若話秋以為期。奴就先去掃徑。東籬松菊。日日盻你歸程。唉。須記省。人瘦比黃花。容貌亦易認。千祈咪當妹係明日黃花。好似秋後扇咁


民初粵謳,南音,龍舟     更多        粵韻絃歌

粵謳   今年春景    民初中外小說林戊申年第二期

今年春景,分外唔同。遊春人仔,要多謝一句天公。自古話繁華世界,到底如春夢。試想吓無多好景,有得幾耐相逢。你睇多情蜂蝶,故意係花前弄。往復徘徊,勢不肯放鬆。君呀。何况我地本來生性,又是多情種。點肯把韶光虛度,辜負的柳綠花紅。風流兩字,。豈有心唔動。就係夢堨h尋君,亦見路路可通。咁好嘅春光,唔着讓第個作用。唉! 遊興湧。懷春情更重。最是撩人着意呀,係個的未老芳容。



6)   每月二三字

字詞音義辨正    更多按此

容易讀錯音 / 容易寫錯字

滑稽,音骨溪。

,音確。乾涸,水分盡失,水已乾光,又比喻窮困境遇。古文有"處涸轍以猶歡"。有商品 廣告說明誤作"涸本培元"。宜留意。

,音平聲,潦倒,今慣讀老音。又音平聲,寫字潦草,今慣讀上聲。又音,流潦,大水也。王國維詞"明朝又恐傷流潦 。"

,音輸。發表,表示,攄陳己見。

,音廓,往外伸長,擴張,俗慣讀礦。

,音搜,振作叫抖擻。


7) 《釋名》選   漢 - 劉熙撰   釋丘第五

丘一成曰頓丘。一頓而成,無上下大小之殺也。
再成曰陶丘。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然也。
三成曰崑崙丘。如崑崙之高而積重也。
前高曰髦丘。如馬舉頭垂髦也。
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涇上有一泉水亦是也。
偏高曰阿丘。阿,荷也。如人擔荷物,一邊偏高也。
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
圜丘。方丘。就其方圜名之也。
銳上曰融丘。融,明也;明,陽也。凡上銳皆高而近陽者也。
如乘曰乘丘。四馬曰乘,一基在後似車,四列在前似駕馬車之形也。
如陼者曰陼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廣也。
水潦所止曰泥丘。其止污水留不去成泥也。
澤中有丘曰都丘。言蟲鳥往所都聚也。
當途曰梧丘。梧,忤也,與人相當忤也。
道出其右曰畫丘。人尚右,凡有指畫皆用右也。
道出其前曰載丘。在前,故載也。
道出其後曰昌丘
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趾也,言所出然。
水出其後曰阻丘。此水以為險也。
水出其右曰沚丘。沚,止也,西方義氣有所制止也。
水出其左曰營丘
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宗丘。邑中所宗也。


8) 書虫絮鈔

影本(景印)

我們現在用影印機來覆印文件刊物,謂之"影印"。古籍中,有時會見到如"影宋抄本"此類的版本說明 ,與今天用科技器材的影印不相同。
古籍的流傳,除了靠書商,藏書家刻板刊行外,很多都靠人手抄寫而得以保存下來。出名的大藏書家不惜長期顧用一批抄書能手謄寫古籍。明代毛晉汲古閣
對宋版元槧 ,顧用高手以佳紙優墨影抄,字體工整,,如同原著,于是以"毛抄書"著稱于世。 到了清代,由於宋刊原書不多,不易獲得,一些好古的藏書家便設法借來宋刊孤本抄錄,精心影寫照摹,甚至字體點劃,行格款式,都和原本相似,版本學上稱為"影宋抄本"。因為這種臨摹高明的抄手難求 ,而且費時費事,影抄的都是卷冊較少的書,大部頭的影抄本難得一見。

《節 奚椿年 - 書趣》


9古代作家與典籍  

國秀集  水滸傳

《國秀集》,盛唐時期的太學生芮挺章編選的三卷本唐人詩集。編於天寶三年,舊傳樓穎作序 ,並開後世標榜之風氣。序言中稱作者共90人,選詩220首。據考,該書的實際作者及參編人員,包括李嶠,宋之問,杜審言等在內,共有85人,選詩218首,樓穎及編者本人的詩也被選入 。集中所選詩作大多都音韻諧婉,形式工穩。其選錄標準,在思想上要求"雅正",在藝術上强調"風流婉麗",反對"以聲折為宏壯 ,勢奔為清逸"。所選之作品,多為近體詩,大多能反映社會矛盾。但風格豪放,氣勢磅礡者不多見。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 ,是元末明 初出現一部長篇小說,其經過長期的民間流傳,最後由作家加工完成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

作者施耐庵(生卒年不詳),一說羅貫中,一說是二人合作。施耐庵生平事迹,舊籍記載很少。此書的版本有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等,是一部偉大的長篇小說 。在思想上,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的階級壓是農民起義的基本原因;熱情地歌頌了農民起義英雄的革命精神和社會理想;形象地揭示了農民起義的歷史意義。在藝術上的成功,主要表現在形象塑造 ,結構形式,文學語言等方面。

《水滸傳》在思想和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對明清以來的小說創作有深遠影響。自此,被封建文人鄙為街談巷議之作的小說,開始登上了中國文學的大雅之堂。


10) 愛書堂書影   目錄

柳毅傳書   集異記   本事詩   放翁詞   浣花集   長生殿   國秀集   中興間氣集

帝女花傳奇及黃夑清倚晴樓詩詞


11) 敦煌遺篇  之   敦煌曲子詞    更多

菩薩蠻    八首之八     朱明時節櫻桃熟         本篇據敦煌原卷校錄

朱明時節櫻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小玉莫添香,正嫌紅日長。   四肢無氣力,鵲語虛消息。愁對牡丹花,不曾君在家。

這是一首閨怨詞,全詞字埵瘨○ㄢz露了妻子思念丈夫的憂鬱心情,寫得十分感人。

上片著重寫景抒情。借夏日的美景,萬物茁壯成長反射出妻子的惆悵心情。"朱明時節櫻桃熟","朱明"指夏季。《尸子》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晉潘岳《射雉賦》:「于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唐劉禹錫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詞中意思是夏日時節櫻桃熟了,"卷帘嫩笋初成竹",描繪夏日萬物生長的繁榮。由這兩句我們看到端午節到了,紅櫻桃成熟在綠樹叢中,一位婦人卷起竹帘,向窗外望去,只見嫩笋冒出土來,已開始長成了竹子。本應妻子與丈夫共度這美好的時光,從字間我們體會出此時的妻子的夏愁之情。這兩句妙在用"卷帘"一詞便烘托出一個卷帘子的婦人,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後兩句"小玉莫添香,正嫌紅日長",由全詞可推想小玉可能為主婦家中的一位侍女。這兩句的意思很明白,小玉要重新在香爐堬K加一些香,可是婦人却說是不需要了,為甚麽?由前面兩句可想,此時夏意葱籠,竹子青翠,果味四溢,後一句"正嫌紅日長"正應驗了"朱明盛長"這句話,說明婦人在這夏日堣]嫌白日太長,日子難熬。。這堛漱@個"嫌"字可謂是妙筆,這一個字便使全詞由寫景轉而寫情,生動形象一語雙關地表現了婦人對丈夫的思念之深。

上片的四句,既交待了時間,交待了環境,又引出了兩個人物形象,可以說用細膩的藝術筆觸,淡淡的幾筆素描,便勾畫出婦人在夏日媟Q念丈夫的惆悵之情。

下片刻畫心堿※吽C主要在寫感情,"四肢無氣力,鵲語虛消息。"婦人渾身無勁,究其原因是在上片描寫的夏景中,應該與丈夫同享歡樂,而現在只有婦人與侍女小玉在家,愁悶得只好"卷帘"望夏,而無興致。"鵲語虛消息",是寫婦人嗔怪喜鵲報喜不靈,而讓她一人望樹與竹興嘆,愁對牡丹。喜鵲報喜是敦煌民間信仰風俗中的預兆感。"虛消息"即虛假的消息。這堿O借用喜鵲報喜不靈,將婦人思念望歸的懇切的心理活動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愁對牡丹花",這一句雖然是寫婦人憂愁地望着牡丹花,但是好一個"愁"字了得,直接表現出婦人迫切地思念丈夫的心情。("牡丹花",古無牡丹之名,統稱芍藥,至唐開元中開始盛行於長安,在群花之中,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從唐代起,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象徵為富貴之花,參見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古代婦女在丈夫出門在外時,必定要受家庭與家族家規的嚴重約束,為守貞操而終日獨守空閨,不能出門閑游,這與婦人園中的牡丹花又有甚麽兩樣呢?僅僅是過着富貴寂寞的時光而已。為甚麽如此暖意融融,美麗的牡丹花却引不起婦人的興趣呢?這在詞的最後一句點出,"不曾君在家",這一句便揭開了全詞的謎底,使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婦人之所以"卷帘"嘆春,嫌紅日長,四肢無力,愁對牡丹,盡在這句"不曾君在家"之中。這一句可算是全詞的總結概括之句。

全詞上下片,總共四十四個字,短短八句,細膩地描寫了婦人思君的惆悵之情,也在我們眼前呈現出一個有靈氣的唐代婦人的形象。

本詞的藝術特點也很明顯。全詞用的是淺顯易懂的唐人口語白話文,其中既無複雜難懂的句子,也無佶屈聱牙的奇字,更無艱深的用典,它之所以吸引人,乃是詞中有一系列傳神之筆,"嫌","虛","愁"等恰當而形象。開頭兩句抓住了人們熟悉的櫻挑,嫩笋,成竹,就給我們勾勒出一幅夏景圖。下片又通過"四肢無氣力,鵲語虛消息",形象地也是强烈地表現了婦人的一個"愁"字。

(節錄  敦煌曲子詞欣賞 - 高國藩 )


12新詩  小品文  筆記  掌故   風俗   瑣語

台灣現代散文作品

節用愛物   桑雨

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他老人家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由此可見能治理好一個家庭,也就是施政。一個賢能的主婦,比起一個政府的官吏並無多讓。

如今一般機關堙A都喜歡用「節用愛民」這四個字作為施政的藍本;而一個家庭中,亦未始不可用「節用愛物」來作為治理的南針。

俗語說:「持家之道無他,量入為出而已矣!」這是句很普遍的話,任何人都會說,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實行起來却非常困難。原因是人的慾壑難填,站在這山看望那山,有了這樣想買那樣,結果,有限的幾個錢,常被缺少計劃地無限支用,弄得捉襟見肘,寅吃卯糧。

在我的朋友中,就有兩個活的例子,李家與張家的收入相埒,張太太收支有度,生活過得十分平靜;李太太却犯了愛買東西的毛病,因此未到月半,她就要四出張羅,求人借貸了。其實,李太太所買的都是些小物微件,在當時並不感覺怎樣,但點滴的累積下來,為數却甚可觀,她忘了「無用之物,雖僅費一文,亦為高價。」的古訓。

說起來,用錢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調度得法,你便會感覺富裕,否則使用失當,你就得經常鬧窮。會用錢的人,永遠愉快;不會用錢的人,充滿煩惱。


    黃俊東  《 獵書小記》

熟悉黃俊東的名字,是讀了他的克亮書話獵書小記之後 。他是1934年出生,廣東潮州人,筆名克亮,新園等,曾任香港明報月刊編輯 ,現定居澳大利亞,是當代著名的藏書家,書話家。

黄俊東愛藏書,又是個愛買書的人。買書是會上癮的。黄俊東知道自己是患了買書病,但他對這個病是既惡之,又愛之。他說道:"愛書人有不少犯了這個毛病 ,如果沒有這種集書的嗜好,家中應該舒適得多。內子時常說,家埵陪一個角落不為你的書所霸佔,一聽此言,內心就不好受,好像自己是霸權主義者。環顧四周 ,的確都是我的書籍,自己立刻恐懼起來:這麽多書,有一天要被迫搬家的話,如何處置?不由你不害怕。"但他又對書愛不釋手。因為"它不僅是知識的來源 ,寂寞時的安慰者,而且是惟一能任你呼喚,找它幫助而不望報恩的朋友,只要花費一些零錢,買它回來,安置它在書架的行列中,隨時可供使用。"書籍的魅力 ,讓黃俊東不斷產生買書的渴望,並養成了習慣,買書成了他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


患了買書病的黄俊東畢竟懂得人生總要保留一點自己喜愛的樂趣,買書確實讓他嘗到了樂趣。新的舊的,只要合意的,便是有趣的。每當夜深,萬籟俱寂 ,一燈粲然,他翻開心愛的舊書,翻翻檢檢,看看讀讀,往往是妙趣橫生。

讀書是一件樂事,在黃俊東眼娷簾悝颽O一件樂事,但這種樂趣又不是人人都可獲得的,也不是隨時隨地可以拈來的。學問家的讀書,是抱着"開卷有益"的野心 ,估量着書中每一個字的價值而定取捨,這是在購物,不是讀書;版本家的藏書,斤斤計較着版本的格式,藏書印章的有無,他是在收古董 ,不是在藏書。至於暴發戶和大商人,為了裝點門面,在旦夕之間便坐擁書城,那是書的敵人,使真正的讀書人,嗜書者却無書可讀,無書可買。

黄俊東認為真正的愛書家,藏書家,他們應當是在廣闊的人生道路上嘗遍了哀樂,而後才走入這種狹隘的嗜好之中以求慰藉的人。他 們應當是重視版本,但不是為了市價;他們固然手不釋卷,但除了為學問外,也要將書當作友人。(原文:但不是為了學問,他們是將書當作了友人 ,將讀書當作了和朋友談話一樣的一件樂事。)黃俊東是在追求一種崇高的愛書,藏書的境界。他鄙棄讀書,藏書的功利意識,而積極倡導讀書,藏書的休閒,快樂意識 ,這無疑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愛書境界。也許現實生活中這類的愛書者,藏書人是很少的,但他畢竟是代表了一部分愛書,藏書人的思想境界和追求。何况物以稀為貴 ,這種視書為友的愛書,藏書人是值得人們敬仰的。


季羨林   公德

已經寫了三篇(公德),但仍然覺得不夠。現在再寫上一篇,專門談國吐
隨地吐痰這個痼疾,過去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了。記得魯迅在一篇雜文中,談到舊時代中國照相,常常是一對老年夫婦,分坐茶几左右,几前置一痰桶,說明這一對夫婦胸腔媟藀h 。據說,美國前總統訪華時,特別買了一個痰桶,帶回了美國。

中國官方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很多年以前,北京市公布了一項罰款規定:凡在大街上隨地吐痰者,處以五毛錢的罰款。有一次,一個人在大街上吐痰,被檢查人員發現 ,立刻走過來,向吐痰人索款 。那個人處變不驚,立刻又吐一口痰在地上,嘴婸:五毛錢找錢麻煩,我索性再吐上一口,湊足一元錢 ,公私兩利。」這個故事真實性如何,我不是親身經歷,不敢確說 。但是流傳得紛紛揚揚,我寧信其有,而不信其無。

也是在很多年以前,北大動員群眾,反擊隨地吐痰的惡習。沒有聽說有什麽罰款。僅在學校內幾條大馬路上,派人檢查吐痰的痕跡,查出來後 ,用紅粉筆圈一個圓圈,以痰跡為中心 。這種檢查簡直易如反掌,隔不遠,就能畫一個大紅圈。結果是滿地斑斕,像是一幅未來派的圖畫。

結果怎樣呢?在北京大街上照樣能夠看到和聽到,左右不遠,有人吭,咯一聲,一團濃痰飛落在人行道上,熟練得有如大匠運斤成風,北大校園內也仍然是痰跡斑駁陸離。

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英勇善戰的民族,我們能夠以弱勝強,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外敵和國內反動派,對像「國吐」這樣的還達不到癬疥之疾的弊端竟至於束手無策嗎?更為嚴重的是 ,最近幾年來,國際旅遊之風興 。「國吐」也隨之傳入國外。據說,我們近鄰的一個國家,為外國遊人制定了注意事項,都用英文寫成,獨有一條是用漢文:「請勿隨地吐痰」針對性極其鮮明 。但卻決非誣蔑。我們這一張臉往哪娷\呀!

治這樣的頑症有辦法沒有呢?我認為,有的。新加坡的辦法就值得我們參考。他們用的是嚴懲重罰。你要是敢在大街上吐一口痰,甚至只是丟一點垃圾。罰款之重讓你多年難忘。如果在北京有人在大街上吐痰 ,不是罰五毛,而是罰五百元,他就決不敢再吐第二口了 。但這要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耐心的教育,不厭其煩地說明利害,苦口婆心。二是要有國家機關,法院和公安局等的有力支持。決不允許任何人耍賴。實行這個辦法 ,必須持之以琚A而且推向全國 。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國吐」這種惡習就可以根除。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的信念。

2002年6月4日


季羨林   同胞們!說話聲音放低一點

這是多麽怪的問題。但是請先冷靜一下,別先進行批判。聽我慢慢道來。先舉例子。事實勝於雄辯嘛。
好多年前,我在參考消息》上讀到中國一個小有名氣的音樂家,是什麼院長,率領一個家樂家代表團到澳大利亞去訪問 。當然是住在高級飯店。不久住同一樓的外籍人士就有反應,他們要搬家。因為住同一層樓的中國客人說話聲音實在太高,讓人無法忍受。

我在德國的時候,一對中國夫婦生的一個小女孩,大概三歲了吧。一天忽然對父母說:Ihr zankt(你們吵架)。大概父母尚保留「國習」,而女孩則由德國保姆帶大 ,對「國習」很不習慣了。

我初到德國時,在柏林待了幾個禮拜。我很少到中國飯店去吃飯。因為此處是蔣宋孔陳馮居等要人的紈褲子弟或千金小姐會聚的地方。這批人我不敢說都不念書。但是 ,如果說,絕大部分不念書則是名副其實的 。中國餐館就是就是他們聚會之處。每到開飯時,一進門,一股烏煙瘴氣,撲面而來。堶惜H聲鼎沸,呱噠嘴的聲音,仿佛是給這個大混亂敲着鼓點。這情況在國內司空見慣 ,不圖又見於異域柏林 。我在大吃一驚之餘,趕快逃走,另找一個德國飯舘去吃飯。

年來多病,頻頻住院。按道理說,醫院是最需要肅靜的地方。然而在住的醫院中,男大夫們往往說話聲音極高,護士們是女孩子,說話輕聲細語。

我個人認為,說話是傳遞思想必要的工具。說話聲音高到只要讓對方(聾子除外)聽懂就行了,不必要求每個人都是帕瓦羅蒂。

指責中國人民陋習的文章,古今中外,所在都有。有的是真正的陋習,如隨地吐痰。有的也出於偏見。但是,不管有多少陋習,也無法掩去中華民族之偉大。可是 ,話又說了回來,有陋習,改掉之,不更能顯出我們民族的偉大嗎?

2002年6月14日


何滿子   (1919-2009)浙江富陽人,著名雜文家,曾先後在胡風案,反右運動,文革期間受到衝擊

桑槐談片    嘴上文章   空對空

少年時,我的一個舅舅常給我們小輩講述歷史故事,用以佐證他對我們的道德教訓。給我最深印象的是,一次他告誡我做人不該拍馬屁,向人阿諛,講了南北朝十六國時期南燕皇帝慕容德君臣互調的故事 。以後讀史,讀到這故事,真如恍見故人,印象於是格外深刻。覆述怕走樣,在此就直錄晉書 - 載記 - 慕容德傳的原文吧:

「後因宴其群臣,酒酣,笑而言曰:"朕雖寡薄,恭己南面而朝諸侯。。。。。可方自古何等主也?"其青州刺史鞠仲曰:"陛下中興之聖後 ,少康,光武之儔也。"德顧命左右賜仲帛千匹。仲以賜多為讓,德曰:"卿知調朕,朕不知調卿乎!卿飾對非實,故亦以虛言相賞,賞不謬加,何足謝也。"」

這位刺史大人拍馬拍得沒個邊,竟把地僅數郡的一個小國之君歌頌為可比夏代中興之主少康和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他以為上頭總是喜歡人戴高帽子的,就按照這一心理定勢灌迷魂湯 ,反正胡吹一頓不花錢,又能討好。不料慕容德倒是個可兒,非但還有點自知之明,而且十分滑稽,接過球來就用原招擲回去,空口賞他一個大數目,這番回答得極妙;你既然拿我開玩笑 ,那我也就以玩笑來回敬。彼此都空對空,只有嘴皮子上熱鬧一番。

這件事還有點特別的是,古來只有臣子向皇帝和上司以諷喻的方法,轉彎抹角地諫諍,名之曰"譎諫",這回倒是臣下胡說,皇帝反過來譎諫式地譏薄他一頓 ,慕容德真夠意思。

當今之世,抬轎子吹喇叭的現象可謂多矣。被抬被吹被戴高帽子者,對各種贊譽歌頌都受之而不辭,而且還是樂呵呵的。有時或心有內愧,假謙虛一番,乃至對歌功頌德者假意薄怨幾句,也都是如朱熹所說:"其詞若有憾焉,而實心喜之。"捧來捧去捧得海濶天空沒個邊。這種狂捧濫諛,大焉者用於造神,小焉者則用於炒熱某個大腕。雖然比照二十年前的上下狂吹鶯歌燕舞,放衛星之類的"浪漫主義"大發作已是小巫,但大大小小的無意吹捧或說滑了嘴的歌贊之辭依然洋洋乎盈耳。不過時新術語,已一律稱"炒"了。

視角縮小至文場,不但一些才子哥兒們之間互相吹捧,互譽對方的並不怎麽樣的作品為了不起的傑作,炒之不已,連多數批評,也大抵按"炒經"辦事,把勉强可讀的小說捧成世界水平,最高價的形容詞滿篇。筆者曾戲稱這號廉價的稱美評論為"多糖哲學",保証不致招怨,可使受者甜絲絲的,渾身飄飄然,雲媄堙A却從未見有人對這些不虞之譽來點兒抗辯,像慕容德那樣地視過分的阿諛為對自己的調侃。温習一下這位南燕皇帝的故事是很有意味的。至少鑒古知今,也可莞爾一笑。


魯迅 野草 - 立論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射出眼光來,看着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

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 --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當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麽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麽。。。。。阿唷!哈哈!Hehe! he, hehehehe!'"   

1925年7月8日


王力   龍蟲並彫齋瑣語 


郵局

據許慎《說文解字》中對"郵"字的解釋,"郵"是古代官方設置的專門機構,用來傳遞文書 ,溝通京城與地方及邊塞的聯系,稱為驛站。

古代的驛站同今天的郵局,在職能上有相通之處,傳遞文件書信是它們的共同基本任務。古代由於交通工具等物質條件的限制,"郵"這個機構必須為傳送書信的人提供所需的車馬食宿條件 。同時,當今的郵局主要服務於百姓,而古代的郵驛則是以服務朝廷官府為本分的。至於古代民間的私人通信只能托人捎帶,輾轉傳遞。

古代驛站傳遞公文,分為三等:步遞,馬遞,急腳遞。其中以急腳遞最快。一晝夜行四百里,多用於戰時。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 ,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傳遞緊急公文的軍卒,腰束革帶,帶上懸鈴,下騎快馬。聽到鈴聲 ,行人遙避路旁。

郵驛通信隨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逐漸完備起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修築馳道,"車同軌","書同 文",更促進了郵驛通信的發展。到了唐代,這種制度更是盛極一時。唐朝的郵驛,分陸驛,水驛和水陸兼辦三種,共有一千六百多處,其中水驛二百六十多處,水陸兼辦的也有八十多處 。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如陸驛規定馬每天走七十里,驢五十里,車三十里。元朝時候,由於軍事活動範圍的擴大,通信事業就更加發展了。那時僅在中國境內,就設有驛站一千四百九十六處 。元朝將驛館譯為"站赤",所以後來通稱郵驛為為驛站。

明朝驛站,基本上沿襲舊制。清朝中葉以後,近代郵政逐漸發展起來,代替了古老的驛站制度。


清 - 薛福成   庸庵隨筆

商務當汲汲講求

乍雨乍止。舟指正西,風大,舟甚蕩,嘔者極多。寒暑表八十四度。昨午至今午,行三百三十一海里,在赤道北六度四分,北京西二十六度三十一分(巴黎東八十七度三十八分)

余與同人談及,昨所經之香港,新嘉坡等埠,五,六十年前,皆荒島也。洋人藉經營商務,闢荒島為巨埠,而英人尤擅能事,以英人於商務最精也。當締造之初,必審其地為水陸要冲,又有泊船避風之澳 。有險要可以扼守,有平地可以建屋。於是,招致商民,創闢市廛。未幾,而街衢,橋梁,闤,園林,無不畢具。又未幾,而電線,鐵路,炮台,船塢,無不畢具。浸至商稅之旺,民物之殷,輒與中國之上海,漢口相頡頏。

夫商為中國四民之殿,而西人則恃商為創國造家,開物成務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蓋有商則士可行其所學,而學益精;農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綱者,商也。此其理,為從前四海之內所未知,六經之內所未講,而外洋創此規模,實有可操之卷,不能執中國"崇本抑末"之舊說以難之。因思神農氏,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以王天下。齊太公勸女紅,管子正鹽筴,而諸候斂袂朝齊,是商政之足以奔走天下,古之聖賢有有用之者矢矣。蓋在太古,民物未繁,原可閉關獨治,老死不相往來。若居今日地球萬國相通之世,雖聖人復生,豈能不以講求商務,為汲汲哉!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卷一     (光緒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1890年2月14日記)


近人 - 陳荊鴻   海桑隨筆

寒食的傳說

寒食節,這個禁火的風俗,在中國古時,流行頗久;但到現在,已烟消雲散,沒有人提及,更沒有人整天不舉火的了。關於寒食節那日期,舊籍所載 ,傳說不一。《荊楚歲時記》稱:"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注云:"據曆,合在清明前二日 ,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風俗通》稱:"冬至後百四日,五日,六日,有疾風暴雨,為寒食。"這都是指在清明節左右的時間。而《先賢傳》却說:"并州以介子推焚死 ,每春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發烟。"《後漢書 - 周舉傳》,也同樣說道:"太原舊俗,以介之推焚骸,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每冬中輒一月寒食。"這是指寒節是在仲冬的。至於《琴操》所載:"介之推抱木而死 ,晉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那更說是在仲夏時間了。不過,據唐人詩句,寒食都行於春季清明之前。韓翊的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臘燭,輕烟散入五侯家。"韋應物的寒食詩:"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大抵寒食禁火那一件事,由周末以歷漢,魏,唐,宋都沿着舉行的。只是在三國時,魏武帝有過一度命令,這樣說着:"聞太原,上黨,西河 ,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寒食,云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日絕禁,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這是在一時一地 ,解除這個風俗習慣而已。

至於寒食的故事,一般說是由悼念介之推而來。《異苑》稱:"介之推逃祿隱綿山,晉文公燒山以求其出。推抱樹燒死,文公哀之,撫木傷嘆,遂伐木以為屐,常曰:悲乎足下 。"《莊子 - 盜跖篇》也稱:"介子推抱木燔死。"《楚辭-九章-惜往日》也稱:"介子忠而立枯兮。"王逸注云:"謂介子推抱樹燒而死 。"陸劌《鄴中記》也說:"寒食斷火,起於子推。"但亦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後人附會其事,他們拿出《左傳》介之推不言祿一段記載,謂左氏只說"祿亦不及 ,遂隱而死",並沒有說他自焚。更有謂介之推亡月是仲冬,而寒食則在仲春之末,怎會牽到他身上去。周禮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禁火便要寒食,那是周制已然了 。這些聚訟紛紜的議論,還是讓考據學家去費腦筋罷。

陳荊鴻詩詞


魯迅遺囑七條

【上海十九日下午十一時發專電】魯迅在中流雜誌第二期發表《死》一文中有七條遺囑。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虫。
(五)子孫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控着別人的牙,眼,却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1936年10月20日天津《大公報》


蒙田隨筆  探究哲理就是學習死亡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228日-1592913日),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作家,以《嘗試集》 (Essais)三卷留名後世。《嘗試集》在西方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死亡是人生的目的地是我們必須瞄準的目標如果我們懼怕死亡每前進一步都會惶惶不安一般人的做法就是不去想它可是如此粗俗的盲目是多麽愚蠢!這就如同把籠頭套在馬巴上

《節  蒙田隨筆 - 第二十章

 

13) 名家談文學     全文       名家說詩詞

盧冀野   詞是怎樣發生和發展的

詞的發生,不是很簡單的可以解答。方成培《香研居詞塵》上說:「古者詩與樂合,而後世詩與樂分,古人緣詩而作樂 ,後人倚調以填詞,古今若是其不同。而鐘律宮商之理,未嘗有異也。自五言變為近體,樂府之學幾絕。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絕句,必雜以散聲,然後可被之管弦,如陽關三疊而後成音 ,此自然之理。後來遂譜其散聲,以字句實之,而長短句興焉。」從 這類議論看來,要知道詞的發生,當先知道詞牌的發生,也就是先要問詞樂是如何的發生?解答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分三點來講:
 
(一) 古樂的遺留

 

 

 

在《舊唐書 - 音樂志》堙A說得很詳細:「宋梁之間,南朝文物,號為最盛。人謠國俗,亦世有新聲。後魏孝文宣武用師淮漢,收其所獲南音,謂之清商曲 。隋平陳,因置清商署,總謂之清樂。遭梁陳亡亂,所存蓋鮮。隋室以來,日益淪缺,武后之時,猶有六十三曲。」這六十三曲,應對於後來的詞樂 ,甚有影響。「自長安以後,宮廷不重古曲,工伎轉缺,能合於弦管者,唯明君,楊伴,饒壺,春歌,秋歌,白雪,畫堂,春江花月等八曲 。」這時,古樂逐漸凌替。「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胡夷 ,里巷的確也是詞樂的泉源。
 
(二) 胡曲的輸入

 

 

 

 

中國音樂受外來影響,在歷史上,漢以前我們不知道。漢以後我們很可曉得的,翻開《隋書 - 音樂志》來,有很詳細的記載。唐代詩人如王之渙,王昌齡諸人的詩,在旗亭傳唱,恐怕很多就是用流行的外來的歌譜。又《舊唐書 - 音樂志》說:「自周隋以來,管弦新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民間於胡曲如此普通的了解 ,無怪崔令欽《教坊記》所載有三百二十五曲之多。許多鼓舞曲如怨胡天,羌心怨,南天竺,定西番,望月婆羅門,胡僧破,突厥三臺之類。望名可知其為胡曲 ,或自胡曲變出。《蔡條詩話》云:「按唐人《西域記》龜茲國王與其臣庶之知樂者,於大山間,聽風水聲均節成音,復翻入中國 ,如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皆自龜茲所致。」於此可知中國音樂上之變動,都是受胡曲的影響了。
 
(三) 俚詞的采倣

 

 

 

在最早許多詞調之中,如竹枝詞,楊柳枝,浪淘沙,憶江南,調笑,三台等,頗多就是從里巷出來的 。所謂里巷之曲,因為散在各地,有些很偏僻的地方,並且這種曲大都有地方性,所以不大普遍。但為文人所喜,便形成初期的詞了。劉禹錫在竹枝詞序中說:「里中兒聯歌竹枝 ,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黄鐘之羽。率章激訏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把素不見重的民歌 ,漸漸文藝化。如張志和的漁歌子,想來是潤飾或者改作當時的漁歌而成。里巷之曲,與詞樂的關係,於此可見。
 

保存着一部分古樂,一面受胡樂的影響,同時採納一些民間的歌聲;遂成為當時詞樂,而詞的文章,便漸漸成為獨立的文體 ,詞的發生,原來是這麽複雜的。

說到詞的發展,當然是宋代的事。所謂:「詞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精。」這「大」字真是最妙於形容了 。北宋詞如何成其為大呢?據我看來,其中有四大關鍵:
 
(一)

 

宋初,有晏殊等保守五代十國之舊作風。沒有這一番保存,那麽决不會產生詞的新運。詞之所以發展 ,這是第一步。
 
(二)

 

到了柳永,便開「慢詞」之源。從令詞到慢詞,這是詞體的擴充,要不是從體制上開拓 ,詞也决不能一新面目,所以慢詞的創作,是詞的發展的基礎。
 
(三)

 

蘇弒出來革去詞中綺羅香澤之習。這是詞的內容的擴充,要不是從內容中開拓,詞也决不能有新的生命 ,向來「正變論」者,以蘇軾為變體,實際上不認識詞的真義,「變」正是「正」的發展 。如果沒有蘇弒,恐怕詞體永遠被香澤綺羅佔據住了。
 
(四)

 

有一個周邦彥集了大成。這是詞的文章與音樂同時的一大進展在詞史上能奠定詞壇局面的,只有周邦彥一箇。

能保守,能創造,能革命,能集成,北宋的詞畢竟是大的。南宋之所謂精,是以詞的文章,去依附詞樂,除了「自變腔」稍有些創作的意味外 ,餘則斵喪天趣,遠不如北宋了。所以南宋以後,直至元明都無足觀。清代詞學的再起,一是張惠言的「尊體運動」,以「意內言外」之旨 ,提高詞價。一是朱古微先生等校勘詞籍,為詞結了一筆總賬。所以今後詞的命運是無可再圖的了。從詞的發生,到極盛時代,只是北宋這一段,是一大發展。清代二期 ,不過「迴潮」而已。

 

14) 文章作法指導     全文    每月更新

15) 談文學      全文    每月更新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 ,自當修改刪除。

 歡迎溜覽舊書房

文史古籍

絕版書籍